第163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

作者:张艳君 时间:2024-06-13 点击数:

(通讯员张艳君20246111900分至2100分,第163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在11201室如期举行,本次例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参加本次例会的有郑雪艳老师、严磊老师以及10名心理学研究生、13名本科生科研助理以及3名大创成员。本次例会由本科生科研助理肖香君同学主持由李澳慧同学和陈錾昕同学进行毕业论文中期预答辩,汇报的主题分别是《学校认同对低阶层青少年抑郁情绪影响:上行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及干预》《线上积极事件分享和反馈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响及干预研究》由李璐瑜同学进行文献分享,汇报的主题为《Reduced loneliness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group identifications on well-being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存压力的增加抑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愈加普遍。研究显示每一年龄阶段,都有一定比例的人群存在抑郁问题其中青少年群体的抑郁比例更是高达34%基于此,李澳慧同学从社会认同理论出发,考察学校认同对低阶层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上行社会比较的调节作用。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探究学校认同对低阶层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二设计团辅干预,通过调整低阶层的社会比较方向缓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青年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依靠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微博已成为青少年自我展演的平台。因此,陈錾昕同学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结合大数据分析,对青少年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不仅考察了线上积极事件分享和反馈与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关系,还进一步探讨了品味在其中的作用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多元认同与幸福感呈正相关,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仍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李璐瑜同学汇报的文献基于社会认同理论,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多元认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孤独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多元认同正向预测孤独感,负向预测压力水平;(2)孤独感在多元认同与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认同与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还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在教师点评环节,针对李澳慧同学的汇报,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问题提出部分的阐述需更为丰富;2干预变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3团辅干预设计需进一步思考;(4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更加明确清晰;(5)有关调节变量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应继续完善。

针对陈錾昕同学的汇报,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线上积极事件分享和反馈这一变量的概念需进一步清晰2)被试的选取(职高)、无关变量的控制(分享字数的多少、分享频率的长短等)需进一步明确;3)阐明自变量选择线上而非线下的原因;(4)各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需进一步丰富

针对李璐瑜同学的汇报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添加关键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基础;(2PPT的制作应更加精简;(3)汇报文献应有详有略,重点明确;(4)阐明汇报文献的研究问题以及以往空白;(5)进一步思考群体认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例会是我们持续提升和完善的基石。正如古语所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次的例会都是我们向目标迈进的重要步伐。在各位老师的悉心引导下,我们积极互动,分享知识,收获良多。期待在下周的例会上,我们能再次聚集,继续学习和探索之旅。


版权所有 最全菠菜导航 - 专业菠菜导航官网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883